联系人:朱经理
手 机:18221057827
电 话:18221057827
地 址:中国.上海市奉贤区
前言: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2014年2月24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握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工作指导要求、管理服务制度、相关扶持政策、社会化服务、人才支撑政策、家庭农场的联合与合作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家庭农场”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概念,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很多的疑惑和不同的解读。在本文中,绿维创景对其中几个比较核心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分析。
一、什么是“家庭农场”? (点击打开看详细内容)
二、“家庭农场”的收入来源有哪些?(点击打开看详细内容)
三、单体的家庭农场如何与市场对接?
“家庭农场”的官方概念中提出:“家庭农场”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
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中的“家庭农场”,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粮食购销合同的供给方,它同时也是一个需求方,“家庭农场”有条件将生产经营链条拉长,逐渐形成植物链、动物链、加工链、生态链的不断转换。因此,依靠农业科技、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等方式,提高和增加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附加价值,延伸经营链条应该是主流。但现在我国正在务农的农民年龄普遍偏大,对于他们而言,很难接受新理念、学会过高的农业技术。
因此,我们认为,在一些不太适合大农业生产的地方,或许依靠优美的乡村自然景观和观光体验农业,把城市居民的参与、体验、休闲、尝鲜结合进来,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方式,相对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更容易推广。
Copyright © 2012-2024 四系农业 All Rights Reserved. XML地图